top of page
Search

裝修的基礎課 —— 第一堂 裝修的本質

  • Writer: L³ Studio
    L³ Studio
  • May 2, 2020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Aug 16, 2022

老屋裝潢之前最重要的是什麼?若要將這些東西依其重要程度排列,你會怎麼排列?

A.預算

B.風格

C.格局

裝潢家裡很容易掉進一個隱性的,名為“風格”的惡性漩渦裏。常常看到準備裝修的家庭不停的看不同的裝修風格資料,看了這個木作電視牆覺得很不錯,那個廚房櫃子很漂亮,這家帶著雕刻的天花板很雅致,那家滿滿木條很精細。每個都喜歡,每個都想要。

最後好不容易決定要怎麼做的時候再來估價,然後,師傅來給你估價的時候跟你說,

師傅:「唉唷,你這個價錢不夠做XXX」

屋主:「什麼?不能做這個造型墻?那可以做這個天花板嗎?」

師傅:「不行啦,我已經給你算很便宜了」

屋主:「一百萬不能做這個,這個,跟那個?」

師傅:「眉塞啦,一百萬怎麼可能做這麼多!」

屋主:「那有什麼辦法可以做?」

師傅:「不然,你要不要試試看不要打牆?打牆那麼貴,垃圾又多。反正也住了那麼多年,也沒有多不方便啊。」

屋主:「也對,那不打牆好了。」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

等等啊!! 冷靜!

快回想看看為什麼你要老屋裝修!

老屋裝修的原因不外有三,

1. 空間需求變更

2. 房子硬體整修

3. 改善居住品質

不要忘了你的初衷,而對不必要的事情妥協。40萬預算有40萬的做法,60有60的做法,100有100預算的做法,但是你要先清楚你的首要目的是什麼,你最希望這個房子改變的是什麼?先奠定你的軸心,清楚你想要的,再找專業人士詳談,這樣才不會不知不覺的被牽著鼻子走。

跟專業的人談論裝修的時候,很容易被對方說服,因為設計師/統包/師傅 就好比是房子的醫生。你去醫院看病,醫生給你開藥的時候,大部份的人不會去質疑醫生做的診斷或是他開的藥。

「你吃這個藥,過兩三天病情就會好轉」醫生如是說,你接過藥就會乖乖做,而不會問「醫生你確定你開的這個藥是最好最適合的?」



可惜的是裝潢界的管制沒有醫界的嚴,因此流動在市面上的人才比較參差不齊,(不是說你就不可能很衰的遇到蒙古大夫,但是至少機率比較少)。

以信義區30P老公寓的案例來說,業主是一對新婚夫婦。對他們來說,曾經住滿一家五口,三房兩廳的格局已經不實用了。目前為止做為一間客房,一間主臥室,以及一間儲藏室。


主臥室太小,儲藏間太大而且缺乏規劃,廚房不符合需求,因此為了改格局,他們決定重新裝修。在我反覆看完設計圖,畫了很多張草稿之後,我決定將儲藏室跟客房打通。

當我跟師傅們談論這次的工程計劃時,師傅們不止一次的勸我屋主預算那麼少就不要打牆了,而且三房兩廳以後也比兩房兩廳好賣啊。打牆要錢,打下來的垃圾要錢,砌牆也要錢,不如就不要打了,反正業主也住了20年了,如果打牆,就沒有錢做天花板,沒有錢做電視牆,沒有錢.......


在師傅天花亂墜的說服下,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點頭了!

(不要以為你一定不可能會點頭,有時設計師的說服力強的驚人!)

但是如果聽信 讒言 意見而不打牆,那麼試問你,這次裝修的目的是什麼?縱使裝修完後的家美侖美奐,你的目的有達到嗎?為了不知道N年後有可能賣掉的房子,你就因為現狀的格局比較好賣而讓自己住的不舒服嗎?那你買這間房最重要的目的是拿來賣的還是用來住的?俗話說再美的天仙看三天也就膩了。當你看習慣家裡的外觀,主臥室太小,儲藏間太大,廚房不符合需求,這些原本存在的問題又會原封不動的回來了!

所以說,以重要性來排列是,

1.格局

2.預算

3.風格

先決定好家裡的格局,至於要怎麼想辦法達到實行這個格局的預算,就是取捨得當的問題了。風格擺在最後,因為一個家的風格其實就跟人穿衣服一樣,就算沒有錢,也可以透過細心的搭配,飾品的選擇,整齊的儀表來達到那近似名牌營造的氣質!


這裡有一個問題,若是格局算完發現預算連改格局的費用都不夠怎麼辦?那我建議就先不要裝修,至少存夠了改格局的費用再裝,因為一次大動刀總比10次動小刀來的方便,划算,經濟。

搞清楚自己在哪些事情上該妥協,哪些事情上應堅持,

當你抓好這其中的平衡時,你的家也會漸漸的朝你期望的地方發展喔!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