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信義區30P老公寓 —— 第二章 問題

  • Writer: L³ Studio
    L³ Studio
  • May 2, 2020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Aug 18, 2022

「設計源於生活」這句話隱藏著莫大的道理。


先來看看這次的家,這間超過三十歲的老爺爺房是台灣隨處可見的三房兩廳,一廚房,兩衛浴格局。這次的平面圖我選擇用類似俯視圖,畫成有點像是3D版本的平面圖,這樣就算不是太熟悉平面圖的人應該也看得懂。



老屋裝修是個很純粹,絕對是因為需要才做的事情,畢竟平常人不會因為「房子看的好膩喔,我們來裝潢一下吧!」而砸百萬費用(注意!我是說一般人!)這次的老屋曾經住滿了一家五口。時至今日,它成了大女兒夫妻兩口的安樂窩。

那這次的房子有什麼問題呢? 

讓我們來一一看過吧。

問題一:

餐廳成為雜物堆放處

夫妻兩人沒有在餐廳吃飯的習慣,常常跟著狗狗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飯(小朋友不要學,這是壞習慣。)

滿滿一桌菜,不是放在餐廳的餐桌,而是放在客廳的小(其實超大)茶几上。

茶几與沙發的距離很近,而且很矮。把茶几推的太遠夾不到菜,推的太近不能坐在地板上,坐在沙發上又要一直彎腰夾菜,吃個飯吃的腰酸背痛。看看狗狗後面客廳堆積如山的雜物,連要通過都有一點困難。

問題二:不通風

由於這整棟建築先天格局的關係,客廳幾乎是不通風的。

當風無法對流的時候,就算從室外有風灌進來也不會涼爽透氣。如圖所見,客廳上下兩面,一面是樓梯間以及隔壁戶,一面是各個房間的牆面。



因此大部份的通風都要透過廚房後面的小小後陽台(窗戶面積寬約90公分)來跟客廳的窗戶對流。後陽台外的戶外空間是由四棟樓圍起,仿佛天井一樣的地方,在地面上對照的位置就是一個小巷子(如今已廢棄)。大家的外推窗,外推陽台做一做就差不多滿了,空氣流通有限。



在這樣的情況下,不知道上一個設計師怎麼會想到縮小(別懷疑,你沒看錯,是縮小不是擴大)客廳的窗戶大小,已經不易通風的格局中,既然還僅僅只做左右兩扇小小的窗戶。(中間被帘遮住的地方只是固定式的玻璃。)敢情是為了省錢?(嵌玻璃絕對比做窗戶便宜很多)


就在前設計師用心良苦的前提下,屋主的家庭過了7年絕對的冬暖夏熱的生活.......

問題三:廚房太小,櫃子不實用

在這個速食的年代,真的比較少看到兩人都這麼喜歡下廚的夫妻,

無奈廚房雖然是半開放式的,但是還是很小,


幾乎沒有切菜料理的空間(冰箱已經被搬家公司搬走了)照片中左下角的木作櫃子太深,鍋碗瓢盆幾乎都需要放兩排,導致很難拿(也很懶得拿)後排放置的東西。餐廳也是一樣的問題,櫃子太深,兩旁高挑的玻璃櫃夾層相隔太遠,造成很多被浪費的空間。

問題四:房間變成儲藏室

只有兩夫妻住的公寓,房間A成了客房,房間B就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,成為了完全的雜物室。雜物從房間B最裡面一路堆到門口,走進去就跟踩地雷一樣。



我相信如果阿公阿麼還住在這間房子,應該會常常發生意外.......

問題五:一張單人床

由於某種不知名的堅持,屋主放棄了本為主臥的房間A而改住房間C。然而房間C僅僅四五坪左右,扣掉衣櫃,五斗櫃等等,剩餘的可用面積有限。夫妻兩人加一狗每到晚上就要擠在一張單人床上。(雖說可促進夫妻間還有狗狗的感情,但是久了也很累)



以上五個問題是屋主跟我談論設計方案時我們共同歸納出來的,生活上希望改善的問題。

這當然還不包含房子本身老舊以及需要修繕的問題(例如那可怕的天花板)。

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五個問題其實全都有關聯? 沒錯!這就是格局跟生活的本質!就像一個人做人的態度不只是會表現在人與人相處的方式,更會由生活方式,工作態度,情感觀念等等體現,所有的事情都息息相關。

例如上述的五個問題,其實解決一兩個就等於解決所有。比方說把沒有用的餐廳餐桌撤走,跟廚房並在一起就可同時解決問題一和問題三。餐廳跟廚房合併成為一個空間之後就會改善通風問題(因隔間/阻擋物減少)。問題四的房間B變儲藏室,只要把房間B跟房間C打通就可以一次解決問題四跟問題五。

將將將將!!原本的五個問題瞬間變成了只需要兩個答案的習題!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