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信義區30P老公寓 —— 第六章 砌牆

  • Writer: L³ Studio
    L³ Studio
  • Aug 16, 2022
  • 5 min read

Updated: Aug 18, 2022


監工就是要每天看,無法每天看就每隔一天看。

這樣若有任何突發狀況,可以立刻在現場察覺,即時修改。

沒有情況發生時也可確保師傅們都盡心盡力的在做事。

或是跟師傅們聊聊工程,工序,多學多聽。建築施工這個行業永遠有學不完的知識。

有些比較大膽的師傅會衡量屋主或設計師的能力,一旦不認同你就有可能在你眼皮底下偷工減料,敷衍了事。這種時候就是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一無所知,容易謊騙,隨便欺負的。

於是,水電率先進場後,固定預埋管線後,就撤場了。

接下來輪到泥作來大顯身手!

泥作進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砌牆。砌牆的主要材料有兩樣,水泥跟紅磚。

上水泥的基本工序有基本上兩種,粗胚(打底),細胚(粉光)。水泥第一層「打底」也稱作「粗胚」。之所以稱之為粗胚是因為打底階段的水泥與砂子均沒有過篩,砂子與水泥的顆粒比較大,質感較粗糙。粗胚打底,水泥與砂的比列是 1:3。 打底乾了之後,手摸牆壁會感覺粗粗的,有點刮手的感覺。「細胚」也就是俗稱「粉光」則是砂子與水泥過篩後的,以1:2的水泥與砂混合之後,比較細緻的水泥。細胚粉光的完成面很平整,摸起來比較滑順,手感較好。


一開門就看到師傅們在努力砌牆就覺得心情大好。砌了兩天的牆也差不多完工了。

上一章有略微提到紅磚市場目前的穩定性以及品質大多不會太差。不過就像所有建材一般,紅磚其實也是有品質分別的。紅磚牆可用在室內結構牆(如剪力牆),承重牆,室內隔間牆等等。檢查紅磚要看它是不是形狀整齊,稜角方正,色澤均勻,無裂痕的機制品並且符合CNS規格。

一等紅磚:

抗壓強度:150公斤/平方公分以上

吸水率:15%以下

適用範圍:承重牆

等級鑒定摘要:形狀整齊,稜角分明,色澤一致,沒有彎曲裂痕,砂眼等問題。擊打會發出輕微的金屬聲。

二等紅磚:

抗壓強度:100公斤/平方公分以上

吸水率:15%以下

適用範圍:承重牆

等級鑒定摘要:形狀整齊,稜角分明,色澤一致,表面頗為平整,輕微的裂紋。

三等紅磚:

抗壓強度:70公斤/平方公分以上

吸水率:23%以下

適用範圍:承重牆

等級鑒定摘要:形狀頗為完整,無極其明顯致命的裂紋或缺點

(以上紅磚資料取自網路)



紅磚國定標準尺寸為23公分(長)X 11公分(寬)X 6公分(厚),比例大約 4:2:1。

不過市面上販售的紅磚大小略有不同,但只要大小一致,尺寸就不是太大的問題。



台灣除平房外,基本上都是以鋼筋水泥為外牆結構。不過較為老舊的房子也有用紅磚為外牆材料,例如紅樓劇場等建築物。

不過室內裝修大部份的新砌紅磚牆面都是拿來做室內隔間用,因此在材料方面不論是一等或二等紅磚都適用,(其實也可用三等紅磚,但三等紅磚較為吸收,日後壁癌有較易增長的可能性)。


磚牆其實可以算是一種大型的建築畫布。磚的排列多樣,形成各種各樣的圖形。

這種 玩法 設計方式通常都用在外牆上,畢竟室內的墻,若是要用水泥磨平,做這麼多花樣最後也看不見。


不過若家裡想用磚牆直接做出主題墻,就可以考慮各種不一樣的舖轉方式。


一般家居室內磚牆,因為要掩蓋起來,多會採取所謂的 RUNNING BOND(順砌)砌牆法,

因為這個方式好砌又很穩定。


室內非結構牆一般只有一個磚的厚度,這就是估價單中所指的 1/2B磚牆。

砌牆是個考驗泥作師傅功力的關卡,施工需要注意事項繁多,但監工可分三個大要點需注意。

監工要點NO.1:紅磚澆濕



在使用紅磚前,紅磚必須要澆濕或是泡水。紅磚是以粘土為基礎燒製而成,

因此磚的毛細孔大,如果不先行澆濕或是泡水,讓他充分吸取水分而直接敷上水泥,

那麼紅磚便會改為吸取水泥漿中的水分,打亂水泥漿的水分配比,造成日後水泥易裂。


紅磚一定要濕濕的砌上才有用,若是事前有澆水,但使用時有逐漸乾燥的現象也要再澆水,保持溼潤狀態。

監工要點NO.2: 不拉線就砌牆



砌牆一定要先用水平儀拉線。雖然有些師傅會說他做過了幾百間房子,經驗豐富,

用目測的就知道是不是垂直(心裡想說多一事不如省一事,不用再用水平儀,

多一道工序這麼麻煩)。


這種時候請不要相信師傅的話,請堅持要請師傅用水平儀拉線。不是說就真的沒有跟機器一樣精准的老師傅,能夠靠萬能的眼睛直接鐳射投影出垂直線。只是機器的精准度是100%,師傅的能力可能是100%,也可能是20%,我們沒必要去做這樣的賭博。但有時就算拉線也可碰到天兵泥作師傅,有線還砌歪。


因此監工時請注意有沒有拉這幾道白線。這個看似小小的工序其實隱藏著莫大的重要性。

牆若是砌歪了會造成門窗裝不上去(雖然這次是砌廁所的牆,不需要門窗),或是出現很大的縫隙。

傢俱進場時,若牆面不垂直也可造成傢俱無法靠墻,產生奇怪而無用的空隙

監工要點NO.3:不打釘,不植筋

新牆與舊牆之間要打釘或是植入鋼筋,再來砌磚牆,這樣結構上才有保障,遇到地震的晃動時,也比較不容易產生裂痕。請避免有些泥作師傅為了省事,直接在舊牆旁邊砌上新牆。另一項需要注意的是,植入鋼筋跟打釘有時會被水泥蓋住,所以這個步驟一定要在現場監工,確保沒有被省略掉。

若在現場,最好也跟師傅確認一天砌牆的高度不要超過1.5米。因為還未定型的水泥是可塑形的,而磚牆又有一定重量,因此若一天砌牆砌太高,下層紅磚之間的水泥容易受擠壓而變形。


照例把這張圖抓回來供大家回想一下。


這面是房間A原本通往廁所的門,因為門要新開在面向客廳,所以就被封起來了。



泥作師傅們正在賣力的砌以為後的主臥室廁所墻。



這張照片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兩個門之間的結構柱子。原本要開在柱子的位置上的門,因發現柱子而往右移。(好險那個位子剛剛好足夠開一道門。)

原本的門開口就被封了起來。但是我沒有把它封的跟右邊的墻以及上面的梁齊寬,而是保留一個門的凹槽,原因是......以後你就會發現為什麼了!


從照片中左邊算起來,第一道門是通往客房(原本的房間A)的,新開的門。

第二道門是原本通往房間A的門,如今被封起。第三道門是原本通往房間B的門,往左移大約四十公分後,以後就會用作通往客廁的門。


砌牆就這麼告一段落了。

謝謝大家的支持,請準時收看下一章!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