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店區19P租屋房 —— 第一章 拆除
- L³ Studio
- Aug 18, 2022
- 7 min read
拆除工程可說是整個裝潢環節裡面最容易的,但也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。在師傅之間,普遍稱拆除工為「粗工」,只要不是太複雜的拆除工程,基本上有力氣就可以做事,不需要太多的師徒訓練時間。也因為他是如此單純的工作,所以不管是技術或者執行方面都比較不容易出錯。 咦?之前不是還說他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嗎?怎麼現在又說他不容易出錯呢?? 沒錯!這就是拆除工程矛盾的地方!由於它執行起來比較單純,所以很多人會忽略監工拆除這個部分。拆除的時候粉塵多、灰塵多、噪音多、震動多、很多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,能少去就少去,反正沒什麼技術可言,也不容易出錯。 NONO,這就是讓大家掉以輕心的地方了。少去則代表沒有看著師傅做事,不看著師傅做事的下場就是他可能會「不小心」拆掉某個不該拆掉的地方。當然,師傅百分之九十是真的「不小心」拆掉你跟他說不要拆的地方,而若你遇到那百分之十故意多拆要錢的人,建議你趕快換個工班好一些。不管怎麼說,如果多拆了不需要拆的地方,雖然一定有辦法修復,但是修復的代價通常就是更多藍色小朋友結伴離家出走 T.T 這種時候,一條龍式的承包工程就會顯現出他優越的性能了!若是交給一條龍的承包商,任何時間有出錯,屋主也只需要對承包的工頭一個人 對質 提出意見就好了。不過,通常會來我這裡逛逛街,抱抱佛腳,晃晃文章的人都是喜歡凡事自己來的苦命孩子(抹淚)~~
「能者多勞」的你們把複雜的裝潢工程整個拆成一段一段的,自己跟各個師傅周旋討論。 在這裡我希望給這樣勤勞的你們一個衷心的意見,有些時候、有些錢、還是不要太「勤儉持家」比較好。我們不找一條龍的統包商因為我們 沒錢 喜歡凡事DIY,但是這種時候, 退而求其次 委屈求全的把拆除工程給水泥工程的人包辦,也就是把水泥跟拆除給同一家做,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。比如說
1. 垃圾可以集中處理(一車把水泥搬來,把垃圾載走) 2. 搬運垃圾+搬運水泥沙土可同時/給同一批人進行,節省搬運的開支(下樓搬垃圾,上樓搬泥沙) 3. 水泥師傅盯著拆除的工程,多了一個幫你監工的人 4. 拆除若出錯,水泥師傅要負責修補。就算多拆了一道牆,你也可以一邊泡茶吃點心說「這道牆我要,砌回去」,(前提是拆除不小心把牆拆掉的,不是屋主自己說要拆牆,拆完看了之後又改變主意的那種。) 5. 水泥師傅從頭到尾都在現場,銜接方面會很順暢
雖然把拆除給水泥師傅做,水泥師傅的拆除單價會比較高(因為水泥師傅是外包給熟悉的拆除,而外包=原價+手續費)。但是相信我,這樣絕對會幫你節省很多時間,在有些情況下,反而會幫你節省很多錢。 因為有些時候,比較不負責任的拆除就會跟你聳聳肩,說「不好意思拆錯了」,或是說「你當初不是這樣講的!」這種時候真的是有理說不清!所以為了你的睡眠品質,還是多花一點點錢,就當是買保險也好!除此之外,節省下來的搬運費用可能就可以貼補水泥師傅外包拆除工的費用了,所以到底怎樣比較划算還不一定!

讓我們回來直擊現場工程吧!
有些人說看拆除工程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情,因為一下子就可以破壞掉很多東西。沒錯,我大概中午十二點到現場,工程開始大概才四個小時就已經拆除的七七八八差不多快要完成了,一次三四個人,人多做事情就是快!快也是拆除的要素之一,因為拆除的噪音很大,所以集中在一次完成,全部拆的差不多會比較不擾民。
大家有聽過密集恐懼症嗎(Trypophobia)?擁有這種恐懼症的人,只要看到不規則的密集物體就會全身發毛,起雞皮疙瘩,嚴重一點的人可能會感到反胃想吐。
如果以上的蓮蓬畫面讓你看了很不舒服,很想吐的話,你可能也有這個症狀。雖然根據市場調查,許多人都覺得自己擁有這個病狀,但是在醫療上他並沒有被視為成需要治療的症狀(因為大部分時候他只會使人反感,不會有什麼太嚴重的反應)。順帶一提,我也不能一直看著蓮蓬。不知道為什麼,我會開始想像自己的皮膚也變成蓮蓬的樣子,感覺很噁心。

會說到密集恐懼症,是因有些人看到這張照片可能會覺得很噁心。這是牆面打洞處理的照片。 當然,這不是要為了讓人覺得噁心而特意這麼勞心勞力弄成的牆面,而是有特別原因的。已有的牆面,若需進行任何水泥處理,不管是要另行貼磚還是再次抹牆,都需打洞的前置作業。太過平整的平面沒有黏著力,如果不進行處理,水泥無法附著,事後容易龜裂掉落。就如同攀岩的時候,越是凹凸不平,不平整的岩壁攀爬起來越容易,反之越光滑平整的岩面就越難攀爬。水泥也相同,越多凹凸不平的地方,他越容易填補,到時候形成一大塊的時候就越難掉落。

遠看整個空間的牆面都變得坑坑疤疤的,看了有點不舒服....
左邊像是走廊部分的陽台會被改造成陽台,整個牆面都打滿了孔,到時候要貼磁磚用。右邊的女兒牆則會成為室內客廳的一部分,所以也跟著打牆,重新粉光。

這是剛剛提到的左邊作為陽台的長廊空間。狹窄長條的空間有視覺延展的效果,在圖片當中這個陽台看起來可能會很長很長,但是實際上這個陽台的尺寸,在未貼磚之前大約 80 X 180 公分。雖然不是很大,但是對於室內只有約 17 坪(室內不含陽台跟共用樓梯間)的這家人來說,應該夠用。

以現代人的生活品質來說,權狀19坪的房子確實不需要到這麼大的陽台空間來曬衣服,那不如就將它貢獻給客廳。多了陽台的空間,客廳瞬間讓人感覺變大了(實際上多了那些空間也是真的變大了)。

少了廚房門,廁所門,落地窗等隔開空間的障礙,再加上,原本隔開廚房的牆面被整個拆除, 雖然整體空間的坪數沒有太大的變化,但是視覺上客廳就變得大了許多。

這次拆除最多的地方除了客廳跟廚房的的那道牆之外,就是廁所。很多老式公寓的廁所在拆開天花板之後都可以看到樓上的管道走向。也就是說,在老式公寓裡面,該樓層的管道都是藏在其樓下的天花板裡面的。而廁所的牆面管道走向則看房子的年齡來看是否有管道間。通常,樓層越少的老式公寓越老舊,比如三層樓的公寓可能是50年前蓋的,四層樓的可能是40年前蓋的,五層樓的可能就是30年前蓋的。通常越是老舊的公寓越有可能沒有管道間。 什麼??你問我沒有管道間怎麼排廢水排污水?? 以前的公寓可能因為沒有所謂的管道間的概念,或是為了節省預算,在很多時候是直接把管線埋在牆裡面的。這種方式雖然當下施工的時候很容易,但是要維修的時候則很麻煩,因為他沒有一個可以檢修的固定點。因此,如果你發現你們家是沒有管道間的家,我勸你不要輕易移動馬桶的位置,因為隨便移動可能造成糞管癱瘓,到時候有土黃色的不明物體從牆面滲出來就很噁心了。

這張照片看起來好像不怎麼重要又沒重點對吧?

這樣有看出來什麼頭緒嗎? 是的!拆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排水處。排水的地方一定要先用東西堵住,不管是用垃圾袋,襪子,還是其他什麼都好,就是要事先把他封住,未免拆除的泥沙飛濺進去,堵住排水口,造成日後排水異常。當然最標準最好的方式是用管蓋的方式封閉。

拆除完時,若是不確定排水孔有沒有用,要不停的用水灌排水孔,看到到時候水會不會回流。如果在灌了N瓶水之後都不會回流,那麼這個排水口應該就沒有問題,是在使用的狀態中。

拆完客廳、廚房、廁所後就來拆兩間房間。兩間房間沒有什麼大的拆除工程。兩個房間都只是需要把以前颱風天會透風,要用膠帶貼起來的那種窗戶(好懷念的說)換成現代的氣密窗。

以前的窗戶是搭配海棠花玻璃,就是這種有花紋的霧面玻璃,所以外推窗就不會很明顯。但若氣密窗要換成現在的透明玻璃,屋主擔心外推窗長期看下來會讓人有種封閉的感覺,彷彿置身在監獄之中。所以應屋主要求,我們就把外推窗拆除。

鐵做的外推窗是由各個焊接點組成的五面鐵欄盒(第六面是連結窗戶的那面),拆除的時候就有必要讓他恢復成五個平面片狀貼片,這樣才方便搬運。看師傅切鐵時爆裂出來的火花,看起來好 危險 燦爛~

傳統的外牆光是厚度可能就達到40公分左右,很是雄壯威武。師傅在拆下外推窗之後還細心的磨平切掉的鐵柱,這樣才不會受傷(如果師傅「不小心」沒有這麼細心的話,煩請屋主提醒,不然到時候割到流血就要打破傷風了。)

這間房子比較少見的事他的踢腳板都是直接用水泥砌成的。若單單只是水泥砌成的倒也不打緊,主要是他跟牆面是一體砌成的,而不是在牆面完全乾透之後才另外砌上踢腳板。這樣施作的好處是踢腳板異常堅固,壞處是很難拆除。拆除時要先用「布蘭達」(台語音譯)在其上方
切出一條拆除線後才能夠把水泥敲掉。事先切線是為了避免到時候敲牆的時候,牆面的水泥也跟著破裂掉落。因為有事先畫出切出線,所以踢腳板切除的地方才會這麼整齊,呈現近完美的直線拆除。若是沒有先切除,不管是多麼厲害的拆除師傅都無法靠敲打打成這麼漂亮的直線。

於是,拆除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! PS. 大家看得出來上方圖片的師傅在做什麼嗎? 謎底將在下章分曉!
謝謝大家的支持,記得收看下一章!
Comentários